工布江达县财政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
2022年,工布江达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民理财”,充分发挥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着力培植财源、强化财政标准管理、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全力支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开展,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状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压力传导,推动管党治党主体责任落到实处。
一是理清工作思路,抓好“一岗双责”。局班子成员切实将主体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召开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将责任体系再健全、责任清单再细化、目标管理再具体,逐级传导主体责任。
二是扎实开展思想教育,筑牢廉政思想防线。在每月主题党日活动中,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上级部门重要文件精神,重点学习了《党章》、《准则》和《条例》等新颁布党纪党规,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并不断强化“四个意识”,有效提升领导班子成员党性修养。
(二)强化作风建设,促进各项权力规范运行。
自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开展以来,县财政局积极部署、主动作为,紧紧围绕“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林芝市“11364”发展战略,工布江达县“1135”发展思路和“十四五”规划蓝图,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对上级部门有关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文件、会议精神进行专题学习,并安排部署了财政局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进一步奠定了组织基础;制定了《工布江达县财政局2022年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实施方案》。
(三)落实举措,推动反腐败工作深入人心。
我局注重把“学”字放在首要位置,突出联系实际入脑入心学。一是领导干部先行学。领导干部作为全局的“领头雁”,在开展深入自学的基础上,带着全局干部集中学,坚持自主学和集中学相结合,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积极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二是载体多样深入学。采用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周学习例会、“三会一课”、专题研讨等多种途径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视察西藏、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及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区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区、市、县经济工作会议和民族团结工作会议精神。通过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让党员干部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截至目前,开展专题学习40余次,召开局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11次,共召开党组学习会11次,支部学习会10次,主要领导讲党课3次,撰写心得体会10余篇,研讨材料12篇,开展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应知应会理论知识测试1次,干部职工13人参加,测试成绩均达到80分以上,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三是警示教育常态学。先后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区党委作风办、市委作风办《关于不作为慢作为和不正确履职的典型案例的通报》《关于三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的通报》等内容,组织观看《零容忍》警示教育片3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进一步增强纪律规矩意识,筑牢防腐拒变思想防线。
县财政局党组聚焦各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高标准、严要求抓好工作落实,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发挥财政在效劳经济社会开展的职能作用,着力培植财源、强化财政标准管理、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全力支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开展,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财政保障实力显著增加,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收入:截止10月31日,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44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71万元,增长6.46%,年度预算占比为61.99%。非税收入246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03万元,增长104.82%。支出:截止10月31日,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896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6488万元,增长22.54%,年度预算占比91.26%。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截止10月31日,基金收入完成109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579万元,下降93.54%,支出2217万元。
(三)投资评审情况。截止10月31日,已完成概(预)审核项目208个:总送审金额1.93亿元,审定金额1.67亿元,审减金额0.26亿元,审减率13.38%;已评审国家投资竣工决算并下达结论通知的共计1个项目,总送审金额129.99万元,审定金额125.17万元,审减金额4.83万元,审减率3.71%。
(四)重点领域资金安排情况。我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结合我局职能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推动。2022年安排疫情防控经费5181.41万元,环保督查工作经费93.2万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经费237.88万元,森林防火经费348.05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696.1万元,科技配套104.42万元,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配套139.22万元。持续做好疫情防控等资金保障工作,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稳定。
(五)在维护社会稳定、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方面。一是严格值班备勤。在三月份、二十大召开期间等重要节点等敏感时期,我局严格按照值班要求,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定期不定期巡逻,确保社会面全面稳定。二是做好矛盾纠纷排查。严格落实平安日报告制度和不定期排查制度,确保各种矛盾因素全部预防在先、排查到位。三是切实做好应急处突准备。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各种疑难问题,做好应对可能出现各种复杂局面的准备,进一步完善应急方案、预案,细化充实处置措施,及时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四是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自疫情发生以来,财政局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坚决克服疲劳厌战、松劲懈怠情绪,积极转变“用抓稳定方式抓疫情防控”的思想观念,压实“四方责任”,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区党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0余名干部职工自觉加入疫情防控志愿队伍。
(六)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方面。一是切实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我局成立了以局长王天昊为组长,副局长徐芳为副组长,其他干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工作,确保了我局的民族团结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序的开展。二是强化理论学习。我局于3月9日,4月15日分别组织在家干部学习民族工作会议及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文件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绝对领导,深刻认识王君正书记在区党委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引导全体各族干部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七)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为持续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县财政局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主动担当、在保持财政支持政策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全县扶贫资金落到实处、发挥效应、安全规范。2022年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共计24406.26万元,其中:产业类9252.81万元,巩固提升类(人居环境整治类)2405.45万元,生态保护和建设类529.53万元,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类1548.17万元(其中包括(以工代振)590万元)整村推进类10243.91万元,培训类50万元,扶贫贷款贴息类376.39万元,根据自治区财政厅对我县2022年脱贫县统筹整合资金支出进度年底达到92%的要求,我局及时与乡村振兴局沟通协调并下发督办通知书。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兜住“三保”底线,确保财政平稳运行,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重点保障民生支出需求,调整不断提高支出的有效性和精准度,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信息公开等工作,加强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坚持稳中求进,强化收支质量。努力发挥财政职能,着力优化调整收入结构,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大力提质增效,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财政收入质量,提高财政资金支出效益。
(二)坚持改革创新,强化预算管理。扎实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强化预算约束,加大财政结余结转存量资金盘活力度,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调整优化乡镇财政体制,加强资产管理,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切实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
(三)坚持绩效优先,强化资金管理。严肃财经纪律,规范津贴补贴发放工作,严控“三公”经费,健立规范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加强重点民生支出和重大专项支出的绩效评价和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坚持“用钱必有效,无效必问责”,全面提升财政监管水平及资金使用效益。
(四)坚持廉洁高效,强化队伍建设。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加强财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健全财政内控制度,扎紧制度笼子,保障财政干部和财政资金“两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