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布江达县卫生健康系统上半年工作总结及
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2年是“十四五”实施之年,也是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和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年,全县卫生健康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力推进健康工布江达建设,全面完成健康扶贫攻坚任务,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市卫健委的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体系建设和服务建设,持续推动全县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现将工布江达县卫生健康系统2022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党对卫生健康事业的引领。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塑造行业清风正气,促进党建与卫生健康业务、疫情防控工作有机融合。一是抓学习教育,提高党员队伍政治素质。重点围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第七次座谈会、自治区十次党代会、市委二次党代会等精神,书记带头在总支部讲专题党课2次,召开党建工作例会1次,组织集体学习6次,研讨交流1次。开展党风廉政专题部署会2次,党风廉政学习17次,观看《零容忍》警示教育片。二是抓活动载体,确保党建工作取得实效。组织25名党员开展爱老助老义诊活动2次,接诊老人60余人,免费发放价值2300元药品、口罩1000个,与86名养老院老人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组织开展“改作风 抓落实 献热血 传大爱”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完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制度,向“四对一”结对帮扶13户、“三岩”搬迁结对帮扶2户发放绞肉机15台;为纪念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3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组织党员高歌入党誓词活动;开展签订“喜迎二十大,忠诚报平安”承诺书,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动自觉。
(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县乡医疗资源。一是稳步推进医共体建设。率先在林芝市实施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已有两年,制定完善工作制度63项,公开招聘医技人员21人,设立医共体联合财务,引入第三方年度审计,确保财务管理规范、安全;开展县乡两级医务人员结构优化和调整28人次,目前各乡镇卫生院均含有藏医、西医、护理、公卫、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安排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到县级医院跟班学习提升专业水平,县级医院技术骨干下沉到乡镇卫生院进行传帮带,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二是率先实施县域医共体绩效。在总结县人民医院、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试行经验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区实行《工布江达县医疗共同体各成员单位绩效分配与考核指导方案》,使县乡两级绩效考核制度形成统一完整的考核制度,打破了过去“大锅饭”的分配方式,采用年度考核排名、分类划定等级、动态调整绩效、末位降登降绩的方式,绩效考核把医院管理重心向工作量大、工作风险高、技术性强的临床一线岗位倾斜,实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良性分配机制,同时增加党建、党风廉政、安全生产、医院管理等内容,推动工布江达县医共体提升效率和质量,效果良好。三是持续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县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均安装HIS、LIS系统并投入使用,其中HIS系统中的病例管理系统和国家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完成对接(病例可通过HIS系统在国家平台报送),同时HIS系统与林芝市“健康云”系统正在对接;LIS系统已完成与远程诊疗系统对接。
(三)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通过开展“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活动,围绕党中央正在做的事、区党委、市委部署要求及县中心工作,卫生系统领导干部就分管领域、分管事项开展“大调研、大讨论、大落实”调研,共形成调研报告8份;聚焦“四查四问”“六个表率”“八个落实”和王启展书记在全县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精神,着力解决39个方面的问题。认真查摆班子问题11个、个人问题102个,形成自查报告12份。通过扎实的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科学武装头脑,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治导向不偏差、不含糊、不动摇。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区、市、县关于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的各项会议文件精神,开展理论学习会议10次;制作卫生系统应知应会“口袋书”300余册;3月17日组织系统在岗干部开展卫生系统“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理论知识测验;4月24日李凤芝主任组织卫健委在家全体干部职工、县直各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及各乡镇卫生院负责人25人召开“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学习部署会,要求要强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行业作风建设的责任感;要狠抓落实,不断提升卫生健康系统行业作风建设整体水平。领导干部围绕党中央正在做的事、区党委、市委部署要求及县中心工作,卫生系统各单位领导班子围绕分管领域、分管事项开展调研,共形成调研报告8份,开展“四对照一征求”形成材料6份。“作风怎么看、工作怎么干”研讨会,形成研讨材料10份。
(四)从严从实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加强物资储备,满足防控需求。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始终持续加强医疗应急物资储备、管理、调配和使用等工作,确保全县医疗应急物资满负荷运转1个月。二是提升检测能力,做好检测准备。建成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2个,配置快检设备3台,配有检测人员13人,单人日检测量达1900份,1:20混合日检测量达28800份。制定《工布江达县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方案》、优化“采样点流程图”,科学设置区域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点26个,指导疫情防控实战演练30余次。为规范重点人群“应检尽检”核酸采样工作,县疾控中心采购海尔生物医疗采样工作站,采样工作站设置在藏医院旁,于5月19日正式启用;为方便过往我县游客进行核酸检测,县人民医院将核酸采样点前移至县城高速路口检查站旁,并安装海尔生物医疗采样工作站,采样工作站于5月24日正式启用,每日派遣值班医生前往采样工作站进行采样。四是组建“群防群控”力量,发挥协同作用。完成全县280名疫情防控应急队伍岗前培训,完成26个采样点52名志愿者全员核酸检测信息采集app使用培训,协助组建“三公”三级流调梯队小组6个44人,并完成实操培训,满足疫情防控“2+4+6+24”要求。重点对全县28家单位志愿者、集中隔离宾馆工作人员开展集中隔离点疫情防控工作培训;对全县9个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82个村(居)村医进行了防护服穿脱培训及考核;截止目前共计开展10余次疫情防控督导检查。五是狠抓疫苗接种,构建免疫屏障。截至6月8日,全县完成疫苗接种第一剂次30835人,第二剂次29842人,第三剂次17640人,全人群接种覆盖率98.39%,构筑人群免疫屏障目标基本完成。六是持续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提升应急能力。结合我县实际,联合县疫情办制定印发了《工布江达县疫情防控“三级包保”工作机制》,明确各单位职责,强化“群防群控”体系,构建疫情防控堡垒;联合县疫情办制定了《工布江达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桌面推演脚本》,并从流调、转运、救治、消杀、医务人员闭环管理的方面于5月13日召开县医疗防控组桌面推演会议,细致完善了《工布江达县医疗防控组桌面推演方案》,做到人员固定,确保随时应战。
(五)妇幼健康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凝聚合力,做好妇幼健康工作。制定《工布江达县卫健委“两降一升”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妇幼“三包”工作责任制,压实职责,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医疗作用,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截止目前,2022年住院分娩率为10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6.41‰,婴儿死亡率为6.41‰。二是“两降一升”工作纳入村规民约。禁止孕13周以上及哺乳期妇女从事上山采挖虫草、松茸等重体力生产活动;规定5岁以下儿童定期前往所在乡(镇)卫生院进行健康体检;要求孕妇必须定期产检,入院分娩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建立起“村两委-双联户-户”的监管机制,定期入户或电话访视了解孕产妇、五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动态监测高危孕产妇和儿童,确保孕产妇和五岁以下儿童的健康安全。三是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有序推动“两癌”筛查。县妇保站多次深入加兴乡、娘蒲乡、朱拉乡、金达镇围绕孕期保健、妇科病防治、婴幼儿护理、叶酸和营养包服用的好处等知识进行宣讲和督导检查,查找问题,督促整改,不断提升基层妇幼服务能力。同时,按照卫健委下达的“两癌”筛查指标(乳腺癌1000人,宫颈癌1000人)分批次开展筛查工作,目前已完成金达镇、加兴乡、娘蒲乡、江达乡“两癌”筛查人数 870人(其中乳腺癌435人,宫颈癌435人),完成指标任务的43.5%,剩余筛查工作拟在下半年结合居民健康体检共同开展。
(六)扎实做好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一是有序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制定下发“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指导组,严格落实系列工作。2022年,朱拉乡、江达乡、娘蒲乡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C级创建工作、巴河镇、工布江达镇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B级创建工作有序推动,并将巴河镇、工布江达镇卫生院重点打造成样板乡镇卫生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目前,已组织乡镇卫生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2次,督导检查1次。二是扎实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22年第一季度已签约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数1415户4492人,签约率和服务率达100%,普通签约人数26283人,签约率100%,服务率93%。三是启动医共体基层巡回诊疗活动助力健康扶贫。发挥县域医共体9个三级基层巡回诊疗责任团(共248人)优势,重点围绕家庭医生签约个性化服务、日常疾病诊疗等1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按照“一户一档、一人一策、一病一方”要求,2022年第一季度共巡诊17次,体检7126人次,宣传25次,受益1.1万人,免费发放1.77万元药品,发放宣传册2927份。四是提升村医能力,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制定村医培训方案,完成162名穿脱防护服培训,安排村医在乡(镇)卫生院定期轮训1个月。完成75个行政村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100%。五是完成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设立工作。在年初试点基础上,目前我县82个村(居)已完成设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工作,通过公共卫生委员会,形成了固定的组织形态,夯实基层公共卫生基础,健全上下联动、功能完备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并逐步发挥作用。
(七)加强医疗管理,推进能力建设。一是医政医管工作。规范医疗文书,狠抓制度落实,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截止目前,2022年县人民医院门急诊量10805人次,同比上升0.67%;急诊患者152人,同比下降0.16%;住院患者183人次,同比下降0.59%;住院手术患者10人,无痛人流患者1人;C13呼气试验44例,DR检查人数1036人,CT检查人数508人,疑难病例讨论3次;参与县内医疗保障任务1次。二是项目建设。县人民医院、藏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总投资1.38亿元,申请政府专项债6000万元,建设用地30.71亩,建筑面积21777㎡,已开工建设;加兴乡卫生院整体搬迁项目,拟争取900万元,现已完成征地,正在进行土地报建;巴河镇卫生院400万元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疾控中心实验楼建设项目,总投资800万,现已开工建设;娘蒲乡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拟争取投资400万元,现已完成征地,正在进行土地报建。
(八)藏医药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一是加强自身建设和培养藏医药人才。利用现有的业务用房条件,投入1.92万资金重新修建了财务、院感、院办一体的综合行政科室,进一步规范了后勤行政科室布局,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现有空间在院内建造一处仓库,把原有的仓库计划开展成为藏医足浴及藏医“果隆”科室。选派4名医务人员前往林芝市参加为期4个月的藏医骨干人才培训;聘用1名财务专干,目前在医共体财务室进行跟班学习。前往金达镇金达村、嘎木村、扎布村、朱拉乡杂热村开展名老传承师带徒下乡巡回医疗活动、走村入户义诊服务和健康宣教、及县城慢病宣讲活动,参与群众200余人次,发放免费药品900余元及宣传册50余份。截止目前,2022年藏医院门诊量4957人次(理疗920人、普通门诊4037人),住院病人63人,出院62人;业务总收入728763.96元:住院收入150250.38元。二是藏医药事业稳步提升,部分藏药制剂实现自产自销。藏医院制剂中心配制五味甘露药浴散330斤,并根据临床需求,供给门诊和住院部使用,总产值5.82万元。
(九)援藏帮扶工作推进有序。广东省第九批医疗援藏队一行6人于5月18日抵达林芝工布江达县,本批援藏队是一只由平均年龄34岁的新鲜血液组成,其中,正高一名、副高一名、主治医师三名、医师一名,硕士研究生3名、本科3名,涵盖了普外科、急重症医学、口腔医学、护理、中医康复医学、放射医学6个专业。人员分布为县医院5名专家、藏医院1名专家。本批医疗援藏队自抵达工布江达,努力克服高反,迅速投入到临床工作中,优化CT机参数,会诊疑难病例,开展CT诊断知识、口腔专业知识培训,筹备口腔门诊场地的开设、设备仪器的配备及消毒工作等;摸底支援科室情况,参与新收治患者的查房与督导,简化护理文书书写,规范院感操作,开展适合西藏气候的麦粒灸新技术并全力推开为大部分关节痛患者治疗。此外,六名专家还积极响应党政工作,到敬老院和海拔约4600米的仲荣村雪山牧场去义诊,参与工布江达县扶贫义诊、5.12国际护士节下乡义诊活动,为60岁以上合并各类疾病的老人新冠疫苗接种保驾护航。
(十)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一是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时间进行网络直报工作,此网络直报工作由专人负责、专人管理,避免漏报、迟报现象的发生。截止目前,2022年全县乡(镇)共报告的法定传染病发病8种59例,占全县发病124.32/十万,无死亡传染病病例报告,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报告5种41例,占发病总数的69.49%,报告的发病数据中前三位的传染病病种为:病毒性乙型肝炎19例,占发病总数46.34%;肺结核10例,占发病总数24.39%;梅毒9例,占发病总数21.95%。丙类传染病报告2种6例,占发病总数10.17%,其他传染病1种12例,占发病总数20.34%。二是计划免疫接种情况。认真组织开展常规基础和加强免疫接种工作,主动搜集免疫工作薄弱区域和外来流动儿童,要保证儿童免疫接种率的持续高水平。2022年1-5月份全县出生儿童137人,建卡儿童数137人,建卡率为100%。各种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接种率95.00%,乙肝疫苗接种率97.24%,脊灰疫苗接种率98.69%,百白破接种率98.77%,白破接种率96.26%,含麻类疫苗接种率98.60%,流脑疫苗接种率98.00%,甲肝疫苗接种率97.73%。各种免疫规划疫苗单苗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三是地方病防治情况。鼠疫防治方面,截止目前采用GPS监测面积达465公倾,见獭数4只,主要宿主密度0.08只/公倾。活动洞623个,废弃洞628个。保护性灭獭面积658公顷,共堵洞1465个,其中活动洞1005个,废弃洞460个,共出动人数104人次。采集细菌学检测1份(自毙旱獭),血清学检测46(狗血),结果均阴性。碘缺乏病防治方面,以“智慧人生健康路,科学补碘第一步”为主题于5月15日开展第29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发放材料1000余份,接待咨询群众200余人,发放盐壶、围裙、宣传袋、雨伞等礼品共计500余份。碘盐采集206份,结果待报,学生尿点检测采样206份,结果待报。大骨节病(KBD)防治方面,赴金达镇、江达乡大骨节历史重病区,为贫困的大骨节病患者发放药物62人份,积极协调安排3名大骨节患者在林芝市人民医院救治,其中2人完成手术,1人因自身原因未能做手术。分赴金达镇、江达乡大骨节历史重病区为32名达到手术指标的大骨节患者做手术动员,其中22人自愿放弃手术,并签订自愿放弃手术同意书,10人有做手术意愿,后续将积极协调进行手术。包虫病防治方面,现有服药病人4人,随访病人32人。开展健康教育两次,受教育人数300余人。四是其他工作开展情况。“三病”综合防治、性病艾滋病防治、强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执法、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指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十一)安全生产和维稳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卫健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两个“至上”理念,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锚定“四件大事”“四个确保”,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按照“理直气壮、标本兼治、从严从实、责任到人、守住底线”的工作要求,紧盯易发生群死群伤的重点领域,深刻汲取历年事故教训,坚持专项整治和动态整改相结合,持续强化精准治理、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协同治理,织密织牢党政领导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体系,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排查各卫生领域安全风险隐患,精准发现和严厉打击各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供坚强安全保障。截至目前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6次,重点针对燃气安全、商住混合体建筑消防安全、危险化学品、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等开展专项整治,出动检查人员12人次,检查单位20余家,发现问题隐患30余条,现与均已整改到位。二是以坚决打2022年维稳安保坚战为总目标,坚持按照县国安指挥部统一部署,强化卫生系统联防联控体系,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措施落实有力、工作开展有序,确保全县卫生领域不出现问题。截止目前共召开部署会议4次,要求系统各单位主要领导要做到亲自抓维护稳定工作,强化隐患排查力度,加强值班备勤,确保卫生领域安全稳定。同时,为确保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各医疗单位维护稳定工作落实到位,卫健委成立督导检查组,以明查、暗访等方式开展督导检查,对卫生系统各单位维稳值班制度是否执行到位、人员在岗情况、维稳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等情况等进行督导检查,截止目前共督导检查5次,出动检查人员10人。
二、2022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以党的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一要强化政治建设。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更加牢固地树立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二要持续正风肃纪。全面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区纪委十届二次全会、市纪委二届二次全会、县纪委十届二次全会工作部署,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三要严管意识形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凝聚思想共识,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凝聚正能量,推动大改革。四要狠抓作风建设。聚焦“四查四问”“六个表率”“八个落实”和王启展书记在全县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部署会上的讲话精神,认真查摆问题,自查自纠,结合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行动,结合廉政风险防范等工作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二)多措并举,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是持续增强院感防控能力。严格落实预检分诊机制,重点做好发热门诊、核酸检测、院感防控等关键环节,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处置、消杀、个人防护等院感防控的培训,确保医疗机构内部安全。二是持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持续加强核酸检测实验室的质控管理,加强核酸检测人员培训,力争发生疫情时,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任务。三是持续构建完善的救治体系。根据新冠肺炎奥密克戎毒株隐秘性特征突出、传播能力强、感染人数多等特性,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打算,主动加大医疗应急物资和救治药品储备。持续加大医务人员,特别是参与临床救治人员的业务培训,确保应急时心中有底。
(三)做好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健康工布江达。一要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使命。开展0-18周岁先心病患儿救治行动,做到“发现一例、救治一例”。推进城乡居民、在编僧尼健康体检,实现全人群覆盖。实施好妇女“两癌”筛查救治。落实 80 周岁以上高龄老人健康补贴人均提标资金200元。县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含藏医院)逐步开设老年医学科,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持续推进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二要切实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基础免疫状况评估,找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环节,提出解决意见建议,确保基础免疫工作不滑坡。采取有效举措,提升艾滋病、结核病和精神类疾病患者的管理率。加强鼠疫等重点疾病监测和防控工作。对大骨节病患者免费发放药品,对符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及时开展治疗。开展13-14岁在校女生HPV疫苗接种,实施60岁以上老年人、在校中小学生流感疫苗自愿免费接种。积极探索医防融合发展新思路,加大县疾控中心与县医院在艾滋病、结核病和肝炎防治方面的合作力度。三要补短板强基础,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一是积极推进县医院“二甲”创建工作,加强医院管理,强化科室建设,提升整体实力和服务质量。二是加强藏医药改革和能力提升,实质性拓展业务,实施1-2个重点科室建设,着手做好县藏医院等级创建工作,加大藏医药制剂研发,发挥藏医“治未病”作用。三是畅通危急重症转诊救治绿色通道,提升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危急重症救治能力,全力做好妇幼健康工作。四是持续重点打造样板乡镇卫生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深入推进健康扶贫“三个一批”专项行动计划,结合基层巡回诊疗、居民健康体检等提升贫困人群、重点人群、一般人群签约服务质量,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