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布江达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工布江达县人社局2022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2-12-30   浏览次数:   【字体:

工布江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度工作总结

2022年,县人社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林芝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县委“1135”发展思路,“巩固”和“拓展”相结合,“增量”和“提质”相结合,全力稳就业保民生促和谐,抓重点攻难点,谋创新求突破,各项工作开局良好有序推进,现将2022年业务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稳聚力,筑牢就业民生之本。

(一)稳妥有序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022年,工布江达县高校毕业生共计311人,已实现就业296人,就业率95.2%。其中:公职岗位招录27人、市场就业267人、学历提升2人。

一是强化就业服务,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强化信息衔接,完善311名应届高校毕业生信息核查录入;二是加强就业指导,安排全县256名科级以上干部帮扶应届毕业生,落实“1113”服务机制,帮扶人累计开展就业帮扶700余人次,推荐市场就业岗位800余个;三是拓宽基层就业空间,梳理我县“四类人员”、科技专干空岗情况,组织应届毕业生积极报考基层就业岗位,已完成全县19名“四类人员”和18名科技专干补录工作;四是支持自主创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成功创业者兑现一次性创业启动资金、场地租金及水电费补贴等,2022年工布江达县籍应往届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18人,申领和发放各类资金183.61万元;五是优化招聘服务,举办就业援助月、“五进一送”“春风行动”等招聘会5场次,征集区内市场就业岗位1800余个,实现应届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158人;六是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坚持在发展中稳定促进就业,积极开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就业见习岗位76个,实现见习岗位就业61人;七是推进区外就业,挂牌成立“中山市人力资源产业园火炬分院-工布江达县劳务协作站”,积极发挥政策扶持、人岗对接的联动作用,开发援藏就业岗位552个,推动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区外就业,赴区外就业11人。

(二)精准服务提升农牧民转移就业成效。2022年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人数9316人次(7800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目标119.4%;转移就业收入9681万元(90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目标107.5%;跨省转移就业101人(90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112.2%;组织化转移就业4861人(4680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103.8%。

一是抓供给,着力提升技能素质,举办各类技能培训44期,累计培训农牧民群众1809人(180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0.5%。其中: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牦牛养殖实用技术培训26期,1062人;挖掘机、装载机等农牧民技能培训4期,167人;SYB创业培训2期,50人;保洁员、缝纫加工、藏猪精深加工“以工代训”培训4期118人;网络主播、中式烹调师、保安员“订单定向”培训8期,412人。二是抓载体,着力促进稳定就业,11家农牧民转移就业基地认定挂牌,其中自治区级2个,市级4个,县级5个转移就业基地累计吸纳753名农牧民不离乡不离土,就近就便就地就业三是抓服务,着力提高输出质量,发挥9个乡镇级就业服务所、82个村级就业服务站作用,不断扩大农牧民有组织输出劳务规模,实现有组织劳务输出4861人,并成功兑现农牧民跨区域转移就业一次性路费补贴3.3万元、农牧民一次性创业补贴12万元。四是抓融合,着力推进区外就业,在工布江达县第九批广东省中山市援藏工作队的大力支持协调下,中山市人力资源产业园火炬分园—工布江达县劳务协作站正式挂牌。县人社局充分发挥纽带桥梁作用,实施“走出去”就业发展思路,持续开展“组团式”“点对点”区外市场就业,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就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质量,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五是抓引导,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县人社局利用宣传就业政策之机深入9乡镇针对就业困难群众进行入户宣传就业政策,通过“举例子”“算细账”的方式对目前区内外就业形势进行全面分析,引导农牧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

二、以保着笔,绘就幸福民生答卷。

(一)实现参保全覆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共计1600315998),失业保险保险参保人数1840人(1831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750人(2634人),机关养老保险参保2015人(2028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775人(704人)。

(二)按时发放养老金。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人居均提高10元标准,足额按时发放养老金,全县参保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截止目前,通过社保卡发放待遇25721发放金额为665.1万元。

(三)资格认证优服务。采取现场认证、异地认证、上门认证等方式,完成全县60岁以上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2861人,资格认证率100%。

(四)政策宣传零距离。坚持“多渠道、广角度、深层次、全覆盖”的原则,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村居、进商户”全民参保登记政策宣传活动,开展政策宣传3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积极引导未参保人员参保,持续扩大参保覆盖面,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三、以服着手,把准事业人才服务。

(一)加强管理,优化人才服务。坚持党管人才,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和林芝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事业单位人才服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一是从严把控事业工作人员调动资格审核,完成县内调动24符合县外调入条件的6人取消聘用2人审核参加遴选事业工作人员14人二是申报事业工作人员退休38人,其中正常退休13人,享受64号文件提前退休25人;三是开展“三支一扶”人员管理服务工作,共办理解除服务协议3人四是“双定”工作持续开展,根据“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的相关规定,按照个人申报、单位推荐、组织评审的程序,2022年我县通过“定向评价、定向使用”确认33名专技人员“双定”资格,其中:中级3人、初级30人。拓宽了我县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空间,优化了队伍结构,稳定了基层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二)落实政策,严格工资调整。根据《关于调整西藏特殊津贴标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完成事业人员正常晋升薪级工资521人、人均月增资60余元;西藏特殊津贴增资调整593人,人均月增资2400余元;事业八级职员晋升七级职员7人、人均月增资1100余元,九级职员晋升八级职员1人,月增资700余元。

四、以和保稳,抓实民生劳动关系。

(一)营造根治欠薪氛围。开展“进企业、进乡镇、进工地”活动,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劳动法律法规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全年,开展宣传、日常检查、党的二十大期间专项检查排查等4次,检查在建工程项目24悬挂横幅3次,张贴海报5次,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现场解答30余人。

(二)健全源头防范机制。开展在建项目农民工实名制登记管理,通过西藏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截至目前,共实名制登记农民工893,县域在建项目均在西藏银行开设专户存入资金7444.44万元,线上发放工资6856.34万元。

(三)工资支付监控预警。由县人社局、信访局、住建局等多部门形成联动,互通信息,加强劳资纠纷矛盾排查和稳控,依托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平台,加强日常巡查、强化欠薪预警防范机制,在接到举报和排查出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后,立即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组成工作组开展调查处理,把欠薪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全县共受理农民工投诉案件13起,结案13起,帮助487名农民工追回工资896.3万余元,实现根治欠薪案件动态“两清零”目标。

五、2022年工作计划。

(一)就业创业工作再发力。

1.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全链条服务机制,继续推行“岗位发布、就业指导、就业见习、结对帮扶”的全流程“不断线”服务,做到工作前移、服务贯穿,推动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市场就业,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

2.积极对接县域产业发展、项目用工以及企业用人需求,加大岗位收集和开发力度,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农牧民群众、城镇就业困难等重点群体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岗位。

3.依托工布江达县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和中山市人力资源产业园火炬分园—工布江达县劳务协作站,发挥“牵线搭桥”作用,实施“走出去”就业发展思路,持续开展“组团式”“点对点”区外市场就业,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就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质量,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

4.大力开展订单定向以工代训“送教下乡”等多种形式的农牧民技能培训,推动农牧民群众充分就业和稳定就业的同步提升,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技能人才支撑,引导农牧民主动“从牧场走向市场、从土地走向工地”。

(二)社会保障水平再提升。

1.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活动,持续扩大“五大”保险特别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和参保率,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2.采取“线上+线上”、上门服务、现场认证、异地认证、等方式,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确保资格认证率达到98%以上

(三)根治欠薪防线再筑牢。

1.坚持源头预防为主,运用落实好“农民工实名制、分账管理、施工总承包单位代发民工工资”等制度,全方位构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长效预防机制,确保在建工程项目实名制管理覆盖率达到95%以上、按月足额支付工资达95%以上。

2.对标“两清零”目标,定期深入在建项目,开展劳动保障专项检查,及时掌握化解潜在劳资纠纷案件。

3.加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宣传解读,并注重条例在工作中的使用和适用。建立“黑名单”制度,加大对欠薪违法行为的联合惩戒力度。

六、亮点工作

(一)共建劳务协作站点,增加民生福祉。为助力工布江达县高校毕业生和农牧民群众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挂牌成立中山市人力资源产业园火炬分园—工布江达县劳务协作站。此次挂牌是两地劳务协作的新突破,中山市人社局为我县高校毕业生和农牧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市场就业岗位和企业就业岗位552个。充分发挥纽带桥梁作用,实施“走出去”就业发展思路,持续开展“组团式”“点对点”区外市场就业,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就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质量,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2022年,推动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区外就业11人。

(二)拓宽基层就业新空间,稳定就业基本盘。坚持“眼睛向内”和“眼睛向外”相结合,梳理全县“四类人员”等空岗情况,组织应届毕业生积极报考基层就业岗位,完成全县20名“四类人员”和19名“科技专干”补录工作。积极对接“一对一”帮扶责任人和走访县域内国有企业,开发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就业见习岗位76个,通过微信群聊推荐、电话推荐、带岗入户等方式,完成岗位推介200余人次,实现115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七、获奖情况

工布江达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