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布江达县文化和旅游局
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时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统一思想,真抓实干,在基层党建、党风廉政、综治维稳、文旅游事业、文化市场等各项工作中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现将我局2022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推进基层党建,以党建带动全局发展
党建是全局工作的基础,一个好的班子、一支好的党员队伍是推动全局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狠抓我局党建工作中我局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抓组织领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局党支部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意识,始终把党建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年初,召开了党建工作专题会,安排部署了全年党建工作任务,制定了《工布江达县文化和旅游局2022年党建工作计划》,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层层分解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按照党建“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建工作。
(二)抓学习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
局党支部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学习教育工作,始终把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制定了《2022年文化和旅游局上半年党员干部政治轮训计划》和《工布江达县文化和旅游局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学习计划》,重点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市委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县委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进一步改进作风狠抓落实”活动,有效增强了全局党员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今年以来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开展集中学习16次,开理论知识应知应会测试3次,观看党史学习电影3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5次,开展调查研究1次,形成调研报告1篇,开展四查四问、自查自纠2次,自查问题19个。
二、加快推进全县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规划政策引领。一是投资129万元编制了《西藏巴松措结巴村旅游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二是投资85万元编制了《巴松措错高村保护发展项目总体概念规划》。三是邀请蜗牛酒店管理集团专家开展大巴松措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前期论证和调研。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投资1000万元用于结巴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改善村庄整体风貌,项目预计6月底完成。二是投资4000万元用于建设巴松措景区、结巴村、错高村等旅游基础设施改扩建项目,为下一步延伸景区游览线路打下良好基础。三是投资183万元实施阿沛村、拉如村、仲莎村特色文化示范村建设和错高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项目,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投资125万元实施错高古村标识标牌设置项目,预计7月中旬完工。四是深入推进旅游招商项目,总投资1.6亿元的结巴村松赞林卡酒店项目已完成14栋主体建设,正在进行主体建设,预计将在今年12月底完成竣工,2023年3月达到投入运营条件。五是巴松措军民疗养酒店项目已经完成所有前期手续,目前已完成1号楼、2号楼、3号楼、4号楼的框架结构,正在进行砌体工程,5号楼和6号楼正在进行基础施工。预计于今年11月份完成竣工,2023年1月可投入运营。
(三)推进A级景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林则景区于6月7日通过自治区旅游发展厅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评定,完成创建;田园东玛景区现已完成申报国家3A级旅游景区自评打分和材料上报工作。我县已基本形成“5+4+3”A级景区集群。另外,我县于2022年1月6日通过创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公示,待自治区下正式文件批复。
(四)理顺景区运营主题,积极探索旅游发展新模式。一是引进拉萨岷山集团合作开发建设错高新村旅游度假酒店,合理规划布局村民民居、旅游民宿、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厕所等设施建设,创新推进“村民+村集体+平台公司+企业”的民宿开发模式,打造结巴村、错高村等民宿集群建设。促进错高村农牧民群众实现旅游经济收入增长,预计增收180余万元,其中村集体增收80万元,为探索我县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提供范例。二是逐步推进解决太昭景区历史遗留问题,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旅游示范村建设。
(五)旅游营销渠道更加多样。一是投资270余万元在米拉山隧道出口设立巴松措国家5A级景区宣传标语,正开展前期工作。二是投资50万元创作录制3首高质量文化旅游宣传歌曲,正开展前期工作。三是与县移动公司合作,为全县4000余名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农牧民群众制作开通工布江达县旅游景区宣传彩铃,免费试用6个月。四是丰富旅游宣传载体,新注册工布江达文旅、微信视频号、抖音号、小红书等平台,现正稳步推进短视频制作和推广工作。
三、文化事业、产业稳步发展
(一)积极开展全民文体中心免费开放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一是投资390余万元,改造全民文体活动中心,推动文化阵地建设,并实施图书馆改造装修,进一步优化图书馆环境。投入资金30余万元,对文体中心图书馆进行装修改造,新购置图书5600余册,丰富图书藏量和类别,预计6月上旬将恢复开放。二是成功入选全区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试点项目,计划投资150万元,增加对县图书馆人员、经费、设施、设备、资源等方面加大投入建立总馆,并在各乡镇建立分馆,探索总分馆运行机制,预计2023年初建成。三是成功举办了“全民阅读·书香工布江达”阅读月活动启动仪式和朗读比赛活动,开展了以“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书法绘画比赛、主题演讲比赛、民族服饰比赛等文化文艺活动。四是自5月以来,面向社会招聘群众1名,公益性岗位人员3名,县艺术团成员2名,组成6人领舞小组,每晚在县全民文体活动中心广场开展广场舞领舞活动,丰富县城干部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今年以来承办、协办、联办各类文化文艺活动16场次,观众人数4000余人;协助举办各类培训6场次,参训人员700余人;承办公益性讲座4场次,参加人数400余人。放映电影199场次,观众人数1106人次,实现票房收入51095元。
二是依托县乡村三级文化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一是充分调动基层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聚焦时代主题、群众生活,全县82个行政村(居)文艺演出队相继开展了积极开展“三下乡”,庆祝“3.28”等系列文化文艺活动。二是成功举办以“欢乐过大年·喜迎冬奥会—我们的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2年工布江达县“村晚”大联欢活动,通过i工布APP线上直播,累计观演人数达2万余人次。三是投资183万元实施阿沛村、拉如村、仲莎村特色文化示范村建设和错高乡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项目,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预计6月中旬完成创建。四是为营造喜迎二十大的浓厚气氛,邀请“哈呼”曲艺社在县文体活动中心、养老院、县中学、错高乡、巴河镇等地举办“我的中国梦”喜迎党的二十大巡回演出5场,现场观看群众达到2500余人次。五是县艺术团赴全县9个乡镇开展文艺演出20场次,赴林芝市参加藏历新年文艺演出1场次,观演人数达4500余人次;各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艺演出队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文艺活动134场次,参演人数1600余人,观演群众达21713人。
三是持续做好文物非遗保护工作。一是积极与自治区文物局对接,邀请自治区博物馆专家就太昭文物本体保护、宗政府和驿站历史复原进行实地调研,正开展前期设计,项目预计实施金额约2000万元。二是实施“央恰婚俗”保护利用项目,利用2021年度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15万元,于今年3月11日启动,包含出版画册、拍摄影像、传承人培养、民俗活动展示、邀请专家调查研究整理等工作。预计6月底通过自治区验收;三是投资25万元实施日嘎寺主殿边玛墙保护维修项目,于5月9日开工建设,预计6月上旬完工验收;四是投资34万元实施创意唐卡创作项目,由西藏和气四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制作,现已完成12幅综合题材(非遗项目与文保单位)唐卡的创作,正在开展县域旅游唐卡绘画风格地图作品绘制。五是投资实施300余万元实施朱拉寺保护维修项目,对主殿上下两层600余平米进行维修,预计今年年底完工。
四是解决县艺术团历史遗留问题。经多方调研,积极协调,为县艺术团工作人员补交五险16人,合计562172.65元,补发12人2018年7月至8月工资每人每月3000元,合计补发工资72000元。
四、文化旅游市场规范有序
上半年,文化旅游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积极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工作部署要求,扎实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大检查、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等行动,重点对辖区内网吧、KTV等娱乐场所是否接纳未成年人,有无违禁出版物、歌曲,打击盗版教材及其它非法读物等问题全面细致排查,有效维护了文化市场安全有序运营。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56人次,出动车辆13台次,检查歌舞娱乐场所28家次、检查网吧10家次、检查打字复印店2家次、检查文具店6家次、检查民族用品店10家次、检查景区6家次、检查家庭旅馆24家次,共计开展各类文化旅游经营企业单位执法检查86家次。发现安全隐患并下发整改通知书3份,现已整改完成,收到并处理旅游投诉3起,处理率100%,为游客挽回经济损失2600元,对1家违规经营网吧进行了立案侦查。有效维护了文化旅游市场安全有序运营,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五、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自新型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局严格按照各级各部门要求,多措并举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一是坚持以上率下,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预案、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组织相关人员不定期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检查,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从严处置。安排确保疫情防控及常态化工作落到实处,各景区消毒液配备充足,均实现日常体温监测,严格按照“1米线”要求进行体温和个人防疫信息登记查验;二是加大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疫情防控各类信息12条,通过广播、显示屏播放疫情防控知识。开展景区和各娱乐场所疫情防控检查20次。
六、下一步重点工作
1.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A级景区集群创建。按照国家文旅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部署要求,夯实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项目投入,优化服务水平,强化行业管理,加快推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预计近期,完成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和林则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挂牌。积极推动田园东玛创建国家3A级景区,“5+4+3”A级景区体系更加巩固,着力创建全区旅游强县。
2.推进大巴松措建设,申报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巩固提升巴松措5A级景区创建成果,全面落实大巴松措景区发展规划,通过进一步开发朱拉河国家湿地公园,错高古村落;完善大巴松措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培育推广精品旅游线路,扩展游览空间;增设户外体验类经营项目等方式完善大巴松措创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的要求。预计2022年底,按照创建要求,完善创建资料。
3.加快朱拉、错高村、新措等景区开发建设力度。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善朱拉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优质企业对朱拉景区进行投资开发,预计2022年底,将朱拉打造成有接待能力的景区。二是加快错高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引进优质企业对错高村进行保护开发,预计2022年底,将错高村打造成有接待能力的景区。三是确立新措景区开发经营主体,加强新措景区管理力度和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推进新措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预计2022年底,将新措打造成有接待能力的景区。
4.推进巴松措水上运动基地建设。根据专业团队多次考察、评估,认为巴河镇至错高乡巴松措景区的水域范围,具备条件建设一个集大众水上运动、体育旅游和水域救援培训的基地,基地建成后将极大地提升林芝市水上运动、体育旅游、水域救援的服务能力,促进西藏水上运动的快速发展,也会更好地促进林芝市对外经济体育文化旅游的交流提高,快速提升巴松措景区水域体育旅游文化的知名度,争取申报国家级国民休闲水上运动中心。经实地勘察,拟在错高乡木巴村至巴河镇嘎啦村河段新建漂流码头、帐篷营地、水域救援体验基地等,总投资达352万元,已完成项目选址等相关工作,预计7月实施建设。
5.推动文艺作品创作。一是为营造喜迎二十大的浓厚气氛创作一批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优秀作品,以展现人民群众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的精神风貌和感人事迹。二是对接群众需求,围绕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家风家训等主题,创作一批更接地气、更具影响力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