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县财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按照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较好地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预算执行总体良好。
一、2022年工布江达县本级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一)基本收支情况
1. 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全县总财力215927万元,其中: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510万元,增长7.89%;上级补助收入166307万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736万元;上年结转38367万元;调出资金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年支出总计18951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42678万元、专项上解支出381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6459万元。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5875万元,公共安全支出9912万元,教育支出19853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07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90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077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155万元,节能环保支出5463万元,城乡和社区支出1156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51882万元,交通运输支出49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72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事务支出49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98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34万元,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615万元,债务付息支出202万元。
2. 2022年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财力8472万元,上涨988.9%,其中: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214万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6992.41万元(其中政府新增专项债券资金6000万元),上年结转1265.94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3443万元。
3. 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财力0.49万元,增长113.04%,其中:上级转移支付收入0.26万元,上年结转0.23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支出0万元。
4.债券资金情况2022年,我县政府新增专项债券资金6000万元,用于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医院整体搬迁(县人民医院、县藏医院)项目。
二、全力保障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人大决议
2022年,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严格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和审议意见要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加快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聚焦组织收入,多管齐下增加保障能力
一是强化收入征管。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做好重点税源和重点税种监控,全面加强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等收入的征收管理,深挖增收潜力,财政收入达到 7510万元;二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紧抓政策机遇,主动对接、加大力度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积极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全面加强财政资金动态监控,建立“定期清理、限期使用、逾期收回”长效机制,全年盘活存量资金13824.59万元,清理回收的资金主要用于基层“三保”、为民办实事、基层单位开展工作所需等各类刚性支出,进一步弥补公共预算财力缺口。
(二)聚焦服务供给,点面共进深化民生福祉
不折不扣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兜牢“三保”底线,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累计投入19853万元,用于教育经费保障、提高教师生活待遇和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再上新台阶;二是强化卫生健康投入,安排疫情防控资金5181.41万元,全面保障各级各部门疫情防控经费需求。累计投入公共卫生领域资金10155万元,不断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三是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累计投入7328万元,兜牢兜底基本民生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四是积极落实就业政策,累计投入各类就业资金547万元,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五是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累计投入资金1771万元,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同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聚焦重点难点,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加大资金保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整合涉农资金29999.1万元,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安排环保资金3603万元,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三是支持打好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多渠道筹集资金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结合我县债券实际需求,再融资2000万元,有效缓解我县到期政府债务还款压力,财政风险有效得到有效管控。
(四)聚焦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合理安排预算,实现收支平衡。统筹财力,足额征收应收的预算收入,通过合理安排预算资金,或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补充财力等方式,努力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二是加大绩效评价力度。聘请第三方公司对我县2020、2021年资金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将绩效目标纳入预算编制,实现资金绩效申报过程全覆盖,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三是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1.全面推广预算管理一体化,统一运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开展预算编制、办理支付业务。2.实行乡镇财务集中办公。不断完善“乡财县管”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对乡镇财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三、推进财政重点领域改革,财政管理能力迈上新台阶
2022年以来,财政部门结合县人大、审计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更好配置财政资源、提高资金效益、提升政策效能、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全面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绩效以及债务管理、财会监督等重点工作,为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提供有力保障。
(一)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
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党中央关于过紧日子的工作要求。更加注重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深化预算管理改革,规范预算支出管理,压减一般性支出,加强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
(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日益健全,零基预算理念深入运用,一体化改革实现全区覆盖。树立“先谋事后排钱”理念,加强预算安排与预算执行、绩效管理等情况挂钩。推进专项资金清理,对目标已完成、支出方向相同、预算执行缓慢以及绩效评价不理想的项目,及时取消、调整、整合。
(三)持续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推进绩效管理提质增效。强化事前绩效管理,强化事中绩效监控,强化事后绩效评价,实现绩效自评全覆盖,聘请第三方开展绩效管理工作考核。压实本级预算部门主体责任,建立考核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
(四)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依法接受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积极听取人大代表和人大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严格落实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对县人大财经委提出的审查意见,逐条研究落实举措,支持人大依法行使预算审查监督职权。认真整改审计查出的问题,及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制度办法。坚决履行法定职责,做好预算编制、调整、决算和执行等汇报工作,持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水平。
总体来看,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但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是税收收入渠道单一,缺乏实体经济(企业)财源项目,财政增收压力较大;二是刚性支出不断增加,新增可用财力十分有限,财政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三是预算执行刚性约束不强、执行进度缓慢,财政基础管理和预算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